毕业已经五年了,现在回首大学时光,感觉非常怀恋,感谢母校老师对我的培养和关爱,这段学习时间的积累为我现在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过来人,想用“准备”、“心态”、“影响”等三个关键词,与学弟学妹我认为有用的知识,希望能够为学弟学妹今后的发展带来些许帮助。
(一)准备
1.危机意识。在大学里相对而言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如果有可能大家可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个人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职业目标。越早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越好,确定是考研还是就业。如果我们早早决定考研,那么我们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学习,成绩就是我们的大学目标;如果我们早早决定就业,那么大学期间的重心就是实习和各种活动,企业所看重的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
3.独立能力。能考上武汉大学的人,学习能力都是非常出众的,但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却不一定具备,这种能力需要不断独立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才能获得。通过自己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地吃亏受伤中磨练能力和心智,才可以锻炼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而这些能力对我们日后走入社会工作岗位特别有用。
4.兴趣爱好。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来培养业余爱好,进而发展一个特长就更好了。爱好与特长,对就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更有甚者,能够把爱好发展为事业,这也是最成功的就业或创业模式。
5.实践经历。在大学期间参加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这在当前大学生中已经成了共识,在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的简历中没有实习实践经验的已经很少见了。没有工作经验是在校毕业生找工作的硬伤,因此,提前实习是明智和必要的。进知名企业的很多人都有名企实习经历,尽管实习时间短,学的东西也有限,但却可以接触到很多名企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对于找工作阶段的简历制作和面试非常有帮助。
(二)心态
在校学习需要良好的智商完成学业,进入职场后,则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学校,你可以只顾独善其身做好学习就行了,但是进入职场,任何工作都是部门间的团队合作,免不了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想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那么就要有成功者所具备的心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首先,沉得住气是指当今社会很浮躁,我们大学生一毕业经济压力就非常大,各种物质上的压力接踵而至。我们很难沉下心去做事,这时就要沉得住气,不要随波逐流。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喊着要创业,觉得很时髦很有面子,却没有分析自己适不适合以及是否做好了准备。就像我们做考试试卷一样,很多人只想着做最难的那道大题,觉得这样可以显示你的能力和智慧,却忽视了基本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其实让我们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题。
其次,弯得下腰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内心的自信。遇到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成长成才;面对失败,要像“秤砣”一样沉得下去,只有像“秤砣”一样沉下去,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处理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从点滴小事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有不断积累经验,磨砺“宝剑”,才能有锐利的刀锋。
最后是抬得起头,不是傲视一切,而是谦逊待人,不卑不亢。有不少人活得窝囊,活得自卑。事业失败,失去了奋发上进的勇气;家庭不幸,开始游戏人生;偶尔失足,自暴自弃。人生,不应畏惧暂时的失意,更不应丢弃可贵的自尊。有一句话说的好,真正的“屌丝”,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三)影响
在印刷与包装系的学习,于我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母系一直积极地开展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环节,课堂上老师们教给我们最多的是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这种优化的学习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此外,母系积极推进国际化、开放式办学,让我们有很多与国母系提供的德国留学机会,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职业发展。
不得不说的是,这里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我的恩师黎厚斌教授,他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尽管他带了那么多学生,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会挤出时间坐下来和我一起分析原因,并且参与有些材料合成的步骤。不仅如此,这么多年以来,老师虽然在科研上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他一直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科研项目。许多学生都怕老师,可我对黎老师没有一点畏惧感,反倒觉得他亲切、平和、仁慈、朴素。他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唯恐受了委屈。黎老师对我的好,对我的鼓励一直激励着我进步,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校友简介】 陈伊凡,印刷与包装系2010届包装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现任职蓝星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作者:陈伊凡 责任编辑: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