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顾我的整个求学生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本科的头两年,这这段时间以公共课的学习为主,我建议新同学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公共课的基础,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及英语。过去我看到有许多同学很轻视公共课,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基础课打下的是一个人许多基本能力的奠基石,例如数学锻炼的是量化分析能力,物理、化学锻炼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是未来工作的基本工具,英语尤其是快速的听说能力更是涉外工作的基础。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高竞争度的社会,过硬的基本能力将极大地帮助各位同学毕业后在工作中,能够在竞争者中迅速把握主动权并脱颖而出。
第二个阶段是本科的后两年,在这个阶段中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学好基础专业课,更要多多放眼本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看一看行业中有哪些大企业,他们有哪些产品、技术,以及这些产品、技术的发展情况。在结合实际的情况学习专业课,这样有助于把握重点,也容易培养自己的兴趣。经过长时间对市场和行业的观察,对于指导自身未来就业的方向也会很有帮助。
接下来有的同学选择的是就业,有的同学选择的是继续读研究生。对学术要求更高的可以考虑攻读研究生或继续读博士,想在职业生涯中锻炼的可以选择就业。但这也不是定论,工作数年后也可以再考研究生,而且读研究生的过程中也不是与职场完全脱节的。
我的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就是我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基本又重复了第一阶段的故事,因为研究生的第一年也是以基础课为主的。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在做科研时,没有强大的数学、计算机与英语能力的未来是寸步难行。
在求学的第四阶段,我幸运地参加了中德印刷媒体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在德国学习了四年。第一年学习德语,中间两年专业课,最后一年完成论文和答辩。在德国的四年生活,我深刻体会到德意志民族对于科技的严谨到了近乎吹毛求疵般的追求,这也促使我养成了工作中力求完美的习惯。在德国的学习,主要是将印刷行业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加以应用为主,例如计算机模拟技术、网络技术、文档工程、ERP企业资源管理、包装与印后加工等。我认为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很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跨学科、跨行业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这里我更需要强调大家一定要打好基础课的基本功,请相信一点,数学、英语及计算机这样的基本功不能立刻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但却能决定你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结束了学习生活之后我在德国捷德公司应聘,随后进入捷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工作,现在湖北黄石。捷德公司在中国主营的是银行卡、电信卡及其他认证卡的业务,已不单纯是印刷企业而是结合IT与传统制造业特征、又含有印刷的混合型制造企业。有关职业生涯我对于各位同学的建议是注重技术能力的钻研、团队的建设及管理能力的培养与积累,毕竟有着高学历背景的武汉大学毕业的人才,相信各个公司聘用的目的一定不是局限于技术岗位。同时在工作的选择上,我的建议是能跳出印刷与媒体技术的局限,多关注考虑跨学科的应用与发展,这样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该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么多了。我相信作为一位有能力考入武汉大学的青年学子,一定是有理想、有抱负。扎实的基础能力是未来发展的关键,精湛的专业能力是谋生的技能,深厚的管理功底是事业腾飞的基石。我相信我们印刷与包装系的同学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校友简介】 王文廷,印刷与包装系2011届中德联合培养德国Wuppertal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毕业生。2001年考入我系电子出版本科专业,四年的本科学习后,2006年考入我系电子出版硕士专业,同年参与我系与德国Wuppertal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中德印刷媒体双硕士合作项目第一批试点班。2011年获得Wuppertal大学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在德国慕尼黑应聘捷德公司(Giesecke & Devrient),现就职于黄石捷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
(作者:王文廷 责任编辑: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