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成果 >  实习成果 >  正文
赴黔东南实践队日志(三)时间:2012-08-03 00:00:00

7月4日,阳光开始洒遍群山的时候,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最原始的苗寨——岜山。岜沙部落仅2000余人,分住在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饰奇特。

部落入口处有神树亭,亭内为一颗百余年岁的香樟根,1976年视树入神的部落村民为毛主席祠堂献出了村中百余年历史的香樟树,歌颂和感谢毛主席给村子带来的美好生活。随后全村民委员会主任跪在树根旁久久叩拜。自古以来,岜沙人崇拜树,最盛大的祭祀仪式就是拜树神,每个岜沙人在有生之年都会种一棵树,待到离开人世时,便以此树为棺,安然长眠。在他们的观念中,人是大自然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树给的:远古的先民为避野兽栖于树上,后来以树为材建房筑巢,树给人提供取暖用的柴、做工具的料、以及饱腹的果实。最老的树就是最古老的祖宗,老树就像祖宗一样的时刻保佑着他们。

在岜沙探访的时候,我们随时随刻都能感受到岜沙苗族人热情淳朴的民族氛围,岜沙是最古老的也是现存最后的一个枪手部落,村内的枪手热情地用自制的火枪给我们演示岜山人打猎开枪的情景。火枪、山林、蓝天、烈日,构成的便是岜山人最熟悉也最崇拜的自然生活,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和谐共处,在岜沙部落体现的淋漓尽致。

快离开岜沙时,我们还有幸看到了岜沙孩子理发的场景,长者跟我们说,这也是这里村民的成人礼之一。长者手持镰刀,简单地用水冲了下小孩子的头发后,便淡然自若地用镰刀将周边的头发一点点剃干净,看着小臂长的锋利镰刀在孩子的头上来回滑动,我们不禁一把冷汗,而长者和孩子都是一脸淡定自若的样子,从开始到理完,不过十余分钟。

岜沙一行,让我们体会到了原始苗族部落的淳朴和原始的热情好客,他们生活在深山中,崇拜自然、依赖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抵制一切破坏树木和自然的行为和人。相比之下,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及游客的深山之旅,对自然的破坏,不免相形见惭。

愿政府对于岜沙这样的苗族部落,能给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维持住他们的特色和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