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路途中
为了确保赶上30号早晨的火车,我们于29号晚上从武汉大学出发,晚上10点,抵达汉口站,可是火车到来之前等待我们的是漫漫长夜,幸好还有KFC24小时,我们点了些汉堡、可乐,这里就成了我们这个夜晚的归宿。纵然环境的拥挤、嘈杂,身体的不适、疲惫,但我们每一个队员的内心仍然是被实践的新奇、喜悦所占据。早上约6点我们顺利乘坐上了开往苏州的火车,晚上的疲倦、困顿消失了,每一个人都精神饱满。
我们的旅途:有爱,和无座位的乘客分享座位,体现我们武大人的友好和热情;有欢乐,谈论我们的学校、专业,我们和身边的旅客关系友好,车厢气氛融洽,我们一路畅谈,相互认识相互熟知;有工作,宣传我们学校及所学的专业,增进人们对我们学校及专业的了解,我们着重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进行宣传,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乘客对印刷纸张环保性的认识,扩大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影响。
二 初到苏州
初次来到苏州,队员们最大的感觉是这里没有了高楼大厦(实践队主要活动地点位于平江区),更多的是青瓦白墙的古典建筑,没有了像武汉一样拥挤的交通,更多的是快捷通畅的出行,没有了大城市所特有的繁杂和喧嚣,更多的是旅游城市的闲适和从容。
带着初到苏州的欣喜与兴奋,我们实践队上午来到苏州人流密集的北寺塔附近发放调查问卷,并对特定的人群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绿色印刷知识的宣传普及。大部分苏州当地居民积极接受我们的调查、宣传。一些被采访者当看到我们队服上武汉大学的校徽时,便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聊起了武大远近闻名的樱花,这使得我们实践活动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自在。看来我们武大的名气还是很高的,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令我们为之感到自豪。
众所周知,苏州是园林聚集之地,来到了苏州怎能不领略一下其独树一帜的园林艺术。而作为中国四大园林之首,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山水园林,苏州的下午2、3点正是艳阳高照的时刻,而一进入拙政园,炎热便减了几分,实在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也充分体现了这座具有中国林园典范的私家园林独特的设计。拙政园中各种景观也独具中国风却又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充分利用每一个小空间,可谓移步换景,处处成画。又正如中国人在很多时候不是像西方人一样直白,苏州园林注重一种迂回含蓄耐人寻味的美,其间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一道门可能又是另一番天地,别有洞天。倒影楼,倚玉轩等从名字看就别有一番风味,置身其中的曼妙之感就更是妙不可言,梦幻般的园景也令人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象征恩爱忠诚的鸳鸯,代表高洁清雅的莲花,放眼望去,处处美不可言,好像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汇集到这小小的园林之中了。我们忙里偷闲,在这个下午在拙政园中给自己一场美的享受与洗礼。
三 走访统管苏州印刷的政府部门
我们队员到达苏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局印刷处显得有些紧张、不自然。还好,我们受到了印刷处陈处长的热情接待,亲切的问候、友好的氛围让我们紧张的情绪烟消云散。
和陈处长交谈在友好、自由的氛围下进行。首先陈处长介绍了苏州印刷行业的整体情况:苏州市印刷业在整个江苏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江苏经济,更是苏州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苏州市印刷总产值约占整个江苏省总产值的40%,年产值达到470个亿,相当于整个湖北省的印刷总产值。
当我们问到苏州的外资情况时,陈处长介绍到,苏州市总有2626家印刷企业,印刷从业人数达到11万,其中外企大约156家,投资256亿,所创产值占到苏州市总产值50%左右。外资数目虽少,但在技术、产值占有较大优势。当我们问到苏州印刷业发展发达时,陈处长解释到这关键是苏州市的制造业很发达,这其中各种包装印刷催生了印刷业的高速发展,在众多的印刷企业中,包装印刷的潜力巨大,但苏州市现今的投资额并不是很大,大约四五十万。陈处长还谈到苏州印刷业的入门门槛。印刷管理部门对投资建厂规定:1、至少有2台以上全新的印刷设备:2、必须带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针对外企)。就未来发展而言,陈处长说道,目前苏州市已意识到本市的行业现状已是饱和状态,鼓励企业积极扩展外部市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武汉、西安、沈阳等地建立分厂;同时政府要求服务业的比重必须占到5%以上,以此保证印刷业有足够的发展机会;在印刷工艺革新方面,主要着重于印品质量的提高,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来提高人民对印品的要求,并同时注重印刷设备的革新来保证印品质量。就数字印刷,陈处长也说出了数字印刷发展的问题,苏州市的数字印刷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有很大的潜力,不过近几年来要想数字印刷有所发展还是很难,这与中国的社会体制有很大关系。
在绿色印刷方面,苏州一家研究所研创的无油墨印刷技术可谓世界领先,应用该技术可减少99%的油墨使用,是一种高科技的绿色环保工艺。此外,在绿色印刷的诸多方面,苏州也走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前沿。
四 深入小型快印公司
7月3日,我们实践队开展了有关苏州市数码快印尤其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苏州的小型数码快印公司分布非常广泛,在每个街区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公司根据规模大小的差异,所能承接业务的范围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整体上形成了对各种印刷业务无遗漏的覆盖。一些快印公司在印前的环节做得较差,色彩及设计方面还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准。同时,令我们每一个队员感到惊讶的是几乎每一个公司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得都不够完善,印刷纸张等承印物存在较大的浪费现象。由于成本问题和经营者环保意识的淡薄,水性油墨、UV油墨、豆油基油墨等环保油墨应用也极为罕见。经营者坦言,成本是环保油墨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客户更多的关注自己花了多少钱而很少关注油墨的环保。他们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我国的大环境下,绿色印刷还有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之路,但我们相信绿色环保是印刷未来的发展需要,也是其唯一出路。
五 访问恒久印务
恒久印务是一家由我们武大毕业生创办的企业,有幸参观优秀校友的企业,也令我们全队的队员感到兴奋和骄傲。
我们在公司邓经理引领下我们参观了公司的流水车间,邓经理为我们介绍了公司刚刚从德国进口来的价值约为1000万的海德堡高速胶印机,我们还看到了在全苏州范围内该公司独有的kodak的全自动CTP制版机。另外,在了解到我们武汉大学的印刷是着重于印前这一块之后,邓经理还特地请来两位负责印前技术的周老师和王老师与我们做进一步问答式交流。
对于绿色印刷,邓经理也谈到自己的一些看法,因为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作为一家主要承揽书刊、包装印刷的企业,绿色印刷在根本上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印刷企业,但可以预见的是,他们正在逐步调整结构,向绿色印刷方向转型。
六 感悟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之性,我们每一个队员都有颇多感想和收获。
首先,我们走访了苏州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印刷处、恒久印务以及一些小型快印公司,对苏州印刷尤其是绿色印刷领域有一定的认识。我们看到了走在印刷前沿的苏州所具备的优势,更体会到了绿色印刷在我国推广的困难与艰辛,但我们更看到了绿色印刷的前途和希望。我们作为未来印刷行业的一分子,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广绿色印刷,宣传绿色印刷,让周围的每一个人认识与了解绿色印刷,为印刷的绿色环保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此外,我们走访苏州园林和苏大等苏州的人文景观,体会到了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增进了我们对苏州这一兼具现代魅力和历史文明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我们一行六人在短暂的六天时间里,一起经历,一起见证,一起感受,彼此之间都形成了很强的默契和凝聚力,最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友谊。
我相信这次“印艺天下,包容万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是我们大学生活乃至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为我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七 结语
在此,我们实践队伍的全体队员感谢学校及我系相关组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老师史志勇老师的悉心指导。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才取得完满的结果!